|
公告
2025年文旅和农业融合发展大势所趋
时间:2025-03-10 来源:简小农简农业 浏览次数:66
文旅和农业融合发展的思路,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:
一、坚持统筹农文旅资源导向,促进农文旅产业协同发展
发展理念:坚持“农业为本、文化为魂、旅游为韵”的发展理念。
资源导向:发展智慧农业,加快现代化农业建设步伐,合理利用自然风光、农田农事、古村落等各种乡村旅游资源,深入挖掘农耕文化、民俗文化、红色文化等传统文化精髓,注重文化资源的保护、传承和创新,挖掘农文旅产业的深层价值。
创新调整:根据原有的乡村资源基础进行创新,调整产业结构,延伸文旅产业链。整合乡村、景区、民宿、餐饮、交通等旅游资源,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服务,建设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,打造乡村旅游精品工程,提升文旅产品价值。
二、开发农文旅特色产品,全力打造乡村独特IP
找准特色产业:根据每个乡村的旅游资源特点,找准特色产业及发展模式,打造农文旅特色IP。
挖掘文化资源:深入挖掘乡村的农耕文化、民俗文化、饮食文化、工艺文化、建筑文化和红色文化等文化资源,加快旅游名村、特色庄园、特色民宿的建设。
开设体验项目:开设参与感、体验感、互动感较强的农文旅项目,开展民俗文化演出等文化娱乐活动,鼓励乡村旅游文艺创作,打造农文旅特色品牌。
三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推动农文旅智慧化发展
完善基础设施:加快道路、水、电、网络等农文旅相关基础设施以及停车场、餐馆、公共厕所等配套设施的建设,增设观光车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设备,完善加油站、充电桩、骑行栈道等交通配套设施。
引入现代技术:将现代化农业管理理念、先进技术和设备等引入农业,使大数据、互联网、物联网和智能装备等与农业相结合,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化管理和智能化控制。
利用数字技术:充分利用数字技术,通过5G、AR、VR、物联网等新技术,为游客提供旅游信息智能推送服务,包括智能导览、智能化安全监控等,设置线上游览设施和二维码扫描导览,提高游客的旅游美好体验感。
四、健全管理制度,提升服务质量
健全管理制度:包括食品安全管理制度、卫生管理制度、秩序管理制度、文明管理制度等,规范农文旅经营主体的营业资质,严格把控食品安全、住宿安全、人身安全等安全标准。
保持价格一致:保持景区内与景区外的产品和服务价格基本一致,严厉打击和惩罚欺诈游客的恶劣行为。
定期培训考核:坚持入职前和入职后的定期培训制度,强化对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,严格实行培训合格上岗制度。
明确奖惩制度:对于遵守规章制度、服务质量好的农文旅产业经营者给予奖励;反之则进行经济惩罚,情节严重者吊销营业执照。
五、借助农文旅数字化平台,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
建立数字化平台: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赋能农文旅产业发展,建立农文旅综合数字化平台,开展农文旅专项推广活动。
展示特色产品:展示当地特色农产品,通过电商直播带货等网络营销模式提高农产品销售量,带动农副产品增值。
宣传文旅项目:依托数字化平台对乡村文旅项目进行流量宣传,迅速提升当地乡村旅游的知名度,探索线上与线下结合、体验与销售联通的营销模式。
利用大数据监测:运用智慧文旅平台的大数据监测功能,对重要路段和景区的车流量、人流量等做到实时监测,提高游客出行的安全性和便利性。
六、加强环境保护,实现可持续发展
制定环保规章:制定环境保护规章条例,对盲目开发乡村、过度开发乡村以及游客污染环境的行为给予强有力的惩罚和制约。
严惩破坏行为:对随意进行张贴广告、污水排放、摆摊营业以及垃圾堆放等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。
投入专项资金:每年投入专项资金进行乡村环境的治理与维护,对乡村环境治理、保护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与个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。
加大宣传力度:加大乡村资源保护宣传的力度,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,使之成为乡村资源的合理开发者与自觉保护者。
七、建立人才引进机制,加强农文旅人才队伍建设
制定引进机制:政府应制定并完善农文旅专业人才的引进机制,提高人才的薪酬待遇水平,多形式、多渠道招贤纳士,例如实施乡村振兴归巢计划、农文旅人才开发计划等,创设良好的创业环境,增加人才回乡创业的动力。
依托培训机构:依托高校、专业培训机构以及人才实训基地,对于农文旅从业人员、农家乐经营者、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等定期开展与农文旅相关的政策法规、经营管理、服务礼仪等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。
内外结合培养:通过外部聘请和内部培养相结合,培育一支专业素质强、技能水平高的农文旅产业人才队伍,不断提升农文旅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,推动农文旅产业的高质量融合发展,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现。
综上所述,文旅和农业融合发展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,包括统筹资源、开发特色产品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、健全管理制度、借助数字化平台、加强环境保护以及建立人才引进机制等。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,可以推动农文旅产业的有机融合和高质量发展,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。